近年来,我国物流园区在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物流园区正处于快速发展建设阶段,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模式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物流园区发展创新空间与维度
物流园区的发展模式创新,需要充分考虑到上海物流公司平台、物流网络、物流体制政策等方面。
一是物流信息平台创新。物流园区主要通过信息化平台连接物流企业、社会车辆等物流资源,通过集聚各类物流信息和资源,更好地发挥资源整合效应。信息化平台是物流园区发展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而且物流园区不仅仅是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还应成为服务范围更广的运营企业。为实现这个目标,仅仅依靠一个物流园区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通过多个物流园区相互配合,与其它物流设施进行协同整合,搭建全国物流信息平台,实现跨园区、跨区域的平台建设。考虑与企业信息网络平台有效对接,以期更好地实现大物流系统下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对利润链在园区间进行有效合理的分配,从而降低整个平台的运营成本,实现利润和效益的最优化。
二是网络模式创新。网络模式是基于“点、线、面”的发展模式,首先是建立网络中的节点,而后各个节点间建立联系,最后整合整个网络,发挥网络效应。由于全国各个园区都有各自服务特点,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带动作用,将全国物流园区形成虚拟利益链,通过网络形式构建全国统一物流配送平台,加强网络经营优势,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范围。如今我国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国外差距越来越小,要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信息全球化条件,在多领域开展合作,树立多赢经营理念。一个物流园区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平相当有限,而通过整合的物流网络,园区将会发挥强大的作用,这将是我国物流园区创新发展的理想模式。虽然我国物流园区由各个地区分别规划建设而成,客观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物流网络的基础框架,但园区相互之间分别独立,缺少网络联系,有效整合的网络格局至今还没有形成。
三是物流体制政策的创新。这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和管理体制两方面内容。虽然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来促进上海物流公司园区的发展,但我国物流园区的法律法规和各种优惠政策还需要形成系统,有待完善。在管理体制方面,现在很多物流园区都是由政府成立一个管理委员会从事具体的物业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责,在本质上还是物流园区政府化,没有交由企业行使职权。物流园区企业化是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物流园区建设成适应市场需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独立的经济核算的实体体制,才能保证物流园区在市场经济中按照经济规律谋求发展。物流园区应该充分参与市场化竞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建立健全物流园区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利用股份制形式吸引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建立现代物流园区的产权制度,将我国物流园区引入正常快速发展的轨道上来。
物流园区网络发展创新模式设计
为了能够高效发挥物流园区的作用,使之对我国经济产业发挥重大作用,有效支撑其它产业的发展和带动配套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发展模式,在现有物流园区基础上合理规划物流园区网络节点,统一协调物流园区服务项目,有效整合现有园区资源,充分发挥基于资源共享的物流园区网络发展创新模式效应。我国物流园区的网络模式将主要从仓储物流网络、物流信息网络和金融网络平台共享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仓储物流网络发展模式。所谓仓储物流网络不再是一个特定的仓库,而是要充分借助先进的通信设备,可以随时调动物流网络中若干仓库中物资的总和。仓储物流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仓储概念,大大扩大了仓储的范围。这里仓储物流网络是一个虚拟的概念,各个仓储地遍布全国,覆盖地域可以很大,根据订货的数量和距离,利用强大的信息流统筹网络内仓库可用资源,通过网络中心处理系统,用最优化决策选择出一个离需求地有充足库存并且距离近的仓库供货,减少了在时间和空间上造成的迂回物流和仓储费用。仓储物流的网络使得货物在仓库之间的调动大大减少,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物流信息网络发展模式。物流信息网络是指物流园区建立有关需求信息、市场信息和园区内企业信息等信息共享的网络,是依靠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的物流网络节点间的信息网络。物流信息网络可以给实体物流网络以有效的支撑,有助于管理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具有网络专业性强、广泛的信息来源和地域覆盖面、实时有效的信息传递等作用。物流信息网络是我国物流园区网络发展模式的必备结构。
金融网络平台发展模式。建立统一的支付结算体系,统筹各个物流园区间金融需求。根据我国上海物流公司金融业务的特性和物流园区的网络特性,建立我国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网络体系,解决园区间生产流通资金问题。把投资、建设和运作,物流科技、装备资源等聚集在一起实行“网络化”,加强园区之间的联系,信息共享,从而提高物流的运作效率,带动物流园区网络协同发展。金融网络平台的发展将会有效支撑我国整个物流网络的发展。
上一篇:上海明望物流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下一篇:一个闽籍女商人的汽配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