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公布以来,平台、终端、物流企业各提诉求。
深圳市易流科技有限公司(易流科技)是专门面向全国范围的物流运输企业,提供运输过程透明管理与物流信息服务的企业,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易流科技董事长张景涛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办法》要求道路运输车辆安装车载终端,把车辆运行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深度应用。对于管理部门有效监管道路运输车辆,保障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进一步规范公路货运市场秩序,助力现代物流智能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政府管理多以行政区域划分管理范围,以致存在明显的区域壁垒。政府管理的出发点在交通运输安全,物流企业的诉求是效益。如何将政府监管的诉求和物流企业的诉求融合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而类似的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办法》的实施效果。
多管齐下实现降本增效
如上所述,政府管理方式的差异可能导致多区域管 理具体实施政策不一的情况,这对物流企业跨区域运输监管不利,为具体提供车辆监控服务的运营平台企业进入各区域市场设置了障碍,不利于物流业进行跨区域经营和拓展业务,实现智能联网。
为此,一些进入当地区域的物流企业,因为地方指定的终端、运营平台功能和技术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缺乏对全国企业服务的能力,以及交易过程不规范等原因,不得不再次选择其他终端、平台。加之,货主企业也要求物流企业安装车载终端以便考核,物流企业一辆车上装4、5个或更多终端的现象很常见。这就使得一家跨区域经营的物流公司要面临对多家终端进行管理和数据统一。一般情况下每安装一个终端,要花费两三千元,这让物流企业感到安装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是一项负担。
为此,张景涛建议,交管部门其实可以通过开放数据,将货主企业的监控功能以及数据集中在一个终端上,成本也能降低。
他还介绍说,全国大大小小的车载终端厂家很多,虽然交通运输部也在努力推动终端技术标准统一,但现在整个行业还无法做到像手机行业那样,毕竟手机厂商和运营商的协议标准统一,不同品牌的手机可以兼容不同的运营商。
总之,《办法》实施过程中,交通管理部门、平台和终端企业、物流企业,各有各的立场和困难。需协调一致,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车辆管理系统之间数据共享,才利于问题的解决。
大力扶持全国性平台企业
正如张景涛所言,政府部门还需加强管理,结合物流企业需求特点逐步推进终端“落地”。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结合物流企业全国网络布局特点,扶持全国性的平台服务运营商发展壮大,充分利用全国性网络资源,向物流企业提供车辆管理增值服务,把相关数据传给运管部门,运管部门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角度应用这些数据,方能进行高效、动态、智能的管理。
现在,全国有2000多家道路运输车辆卫星监控服务商(平台企业),大部分企业服务的车辆数是以千为单位进行计算的,服务过万的少之又少。平台服务行业呈现总体运营规模小、技术和服务能力弱的特点。从分布的区域看,几乎每个地区都有本区域内的平台服务商,普遍规模较小、缺乏研发能力,大部分平台企业并不具备全国性的服务能力。有很多平台企业只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行政区域内有业务,只服务该行政区域内的物流企业,无法满足物流企业车辆大范围、长途运输需要,一旦有跨越行政区域运输业务,将无法提供有效服务。
对此,易流科技专门为物流运输企业提供运输过程透明管理服务。其正通过应用互联网、位置服务、电子地图、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构建全国性货运车辆运力资源池和云运力社区平台,提升对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为更好地服务物流运输企业,易流科技每年坚持把超过销售收入10%的资金投入到研发领域。同时,对影响车辆监控领域实际应用最关键的车载终端安装工艺进行深入研究,颁布了行业第一部车载终端安装工艺规范,有效地保证现场安装质量,并在国内首次明确提出“运输过程透明管理”理论,组织编写了国内第一本相关专著《运输过程透明管理》,发起召开一年一度的运输过程透明管理高峰论坛。
关于对平台企业市场环境的培养,张景涛建议,政府应出台政策,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从技术标准上,切实保证能够实现运营商平台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不同车载终端硬件数据格式的一致,车载终端和运营平台之间数据的无缝接入,市场则通过“大浪淘沙”,筛选出优质的平台服务商。
上一篇:据有关报道—航运市场再陷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