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载货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以此数据推算,按照每辆卡车配置一个驾驶员的标准计算,卡车运输直接从业人员已突破1000万人。如果再算上押运员、卡车维修人员、以卡车运输为生计的家庭附属人员,与卡车运输相关的人员应该在3000万~5000万人,占总人口比例大概为3%~4%。
卡车运输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我国最重要的物流运输方式就是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的效率直接影响物流效率和物流成本,卡车运输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公路运输能否安全有序运行。如在危化品运输行业,卡车运输人员的素质、责任心以及是否有危化品应急处理常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危化品运输能否安全运营;再如,工程基建和住房建设,则离不开罐式水泥车、搅拌车、渣土车等工程车辆。
然而,运输卡车和工程卡车司机,在为国民经济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时却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贴在卡车运输上的“脏、乱、差”标签难以抹去,甚至还有一些卡车司机经常与超载、超速、车祸、自杀等这些负面消极词眼为伍。
卡车文化建设为何 “成了事儿”?
在上期系列报道文章《从美国卡车司机“逆行执法”看中国卡车文化环境》中记者提到,要想形成安全有序的卡车运输环境,需要健全的法制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法制和文化两个因素缺一不可。而构建健全的法制环境可以从立法环节、执法环节和司法环节等这些可以看得见的地方着手,文化氛围更多时候是一种软环境,是从业人员用高于法律标准的道德标准去约束自己、监督他人,在大部分从业人员的思想觉悟逐渐提高的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业特质和秉性。
文化氛围建设没有办法用某一项具体的指标去衡量建设的成果和好坏,因此卡车运输文化建设更难着手,更难操作。如果只是沦为口头空话,而不去逐渐改变从业人员的关注焦点和整个行业环境,那么卡车司机文化建设只会是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比如,现在大家普遍在讨论的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滑坡这件事情,矛盾的焦点不在于老人跌倒了应不应该扶,而在于为什么这么简答的问题反而“成了事儿”。试想,在一个医疗保险很健全、老年人基本上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中,老人跌倒了应不应该扶还会成为一个问题吗?
联想到卡车运输行业,同样可以按照上面的思维逻辑去推理:为什么卡车运输变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为什么卡车司机经常与超载、超速、车祸、自杀等词眼为伍……
公路运输整体运力过剩,狼多肉少的局面愈演愈烈,在一些极端案例中,路管部门和卡车司机玩“猫捉耗子”式的执法游戏。当生存都成了问题的时候,谁还会关注文化建设和道德水准。整个公路运输环境不佳,导致卡车司机关注的焦点完全集中在如何生存这件事情上。恨不得游走在法律边缘去解决生存问题的卡车司机,哪有精力、哪有时间去关注境界稍微高点的安全、效率、驾驶技能、文化、道德等等这些事情?因此,记者认为卡车运输文化建设必须与整个公路运输环境的改善同步进行,改善公路运输环境是卡车文化建设的根本之道,也是杜绝公路运输各项问题的治本之策。
如何搞好卡车文化建设这件事?
公路运输环境的改善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并且在公路运输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卡车文化建设也并非会自动改善。卡车司机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行业协会、卡车厂商、卡车媒体、卡车运输从业人员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整个行业环境的改善,促使整个行业形成一种健康良性的文化氛围。
这种文化氛围并非言之无物的空洞内容,而是与安全高效、责任心、驾驶技能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总之,卡车司机在解决生存问题之后,他们的思维领域开始去关注一些更高境界的事情,这些更高的思维境界中的事情,就是卡车司机文化建设具体关注的内容。
安全高效、责任心、驾驶技能这些事情,事实上已经在一些赛事、论坛、卡车微电影中被多次提及。一些有责任心、有远见的行业媒体、卡车厂商、行业组织已经开始去思考卡车文化建设中涉及到的一些具体细节问题。
举办节油大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驾驶员意识到,在赚钱的同时可以把车开得更节油、更高效,让卡车厂商意识到技术进步的同时,卡车可以设计得更节油。卡车节油高效与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密切相关,一个行业的进步,是对国家一项具体政策的践行和落实。
举办驾驶员驾驶技能大赛的目的,是为了让驾驶员意识到在赚钱的同时,可以把卡车开得安全而又酷炫。如果有一天,高超的卡车驾驶技术同样可以作为一项卓越的技能去参加《中国达人秀》这类节目,或许说明卡车文化建设已经小有所成了。
近期,很多厂家还接连拍摄了关于卡车运输的微电影,包括福田的《渣运合伙人》、江铃的《最美全家福》、开瑞绿卡的《最佳英雄》、壳牌统一的《一百万零一公里》。在这些微电影中,卡车运输开始与爱情、亲情、友情等等这些积极正面词眼联系在一起。
在一些卡车运输论坛里边,卡车司机则有了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大家开始在一块儿吐槽一些事情,在一块儿争取一些事情,可以互通有无,可以彼此交流信息。通过这样的平台,卡车司机进一步认识到要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开始对他人的生命安全负责,开始逐渐变得富有责任心。这是在一些卡车运输论坛上可以真切地倾听得到、感受得到的事情,这种行业内微小的进步会逐渐促成一个氛围良好的行业环境的形成。
比较相关部门法规和政策来说,良好的行业文化对建立安全有序的公路运输环境来说,在某些方面的作用显得更大。因为,法律的作用是被动的、约束性的,而文化环境和责任心是主动的、自发的。
下一篇:据有关报道—航运市场再陷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