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思想主要是利用物流实验装备的硬件基础,形成企业化运作平台,将实验室作为缩微版本的实景化虚拟企业,从而实现将企业各个层面的作业任务移植到以实验室为核心的企业虚拟平台之上,充分利用平台的综合性作用,与物流类专业培养目标的综合型相匹配,形成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
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其单纯地作为一个物流设备进行演示使用,在物流设备以及物流实训课程中获得使用。但是如果将该设备作为核心构建“实景+虚拟”的物流作业平台的重要构成部分就可以极大地扩展该平台的使用范围。将货物直接置于自动化立体仓库内,使之成为能够运作的物流系统,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就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形成可以覆盖物流作业流程管理、物流信息化、物流规划设计、物流成本管理等在内的综合平台。
在仓储管理课程中,通过平台思想则可以在仓储规划、库房管理、仓储运作管理与仓储绩效管理等方面直接使用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为教学平台进行演示和使用。
在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类课程中,自动化立体仓库则成为规划与设计中重要的物流基础资源。物流设施设备与规划设计中则对立体仓库使用最为直接,可以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核心,以其他辅助设备的实施来完成整个装卸搬运系统规划与设计,整个自动化立体仓库则成了完成这套物流设备的重要设计对象;在物流节点设计方面,配送系统规划与配送方案的设计也可以作为整个节点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
在与物流信息化相关的课程中,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为仓储自动化的典型代表,可以在仓库的可视化控制、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等方面作为教学对象使用。目前比较受到关注的物联网类课程也同样可以在上述平台上开展教学,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完成信息采集、传输、应用的系统设计。
在物流成本管理类管理课程中,通过尽可能地公布案例企业的相关采购数据、运行数据以及统计数据作为物流成本计算的基础资料,使学生切实了解物流企业运作情况。
以此类推,在运筹学类的课程中自动化立体仓库的运作路径优化,在库存管理课程中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基础出入库统计数据等都是重要的案例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最为直观的感受,直接提高学生的教学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