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明望物流官方网站! 货物追踪 | 网上下单 | 常见问题解答 | 价格时效查询 | 在线留言 | 服务热线:021-32141176

物流热线:021-32141176
联系我们

上海明望物流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021-32141176

传真:021-32141176

邮箱:mingwangwl@syvip.com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刘翔公路2250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物流动态物流动态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内陆港作用的再认识

2014-07-18    来源:上海明望物流    

“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为我国广袤的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带来了新的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内陆港必将成为“道路联通、贸易畅通”的枢纽与承载。可以说,大经济需要大产业,大产业催生大市场,大市场促进大流通,大流通需要大枢纽、大通道、大平台,内陆港就是大枢纽、大通道、大平台的聚合体,承载着大流通,从而实现区域的大发展。


内陆港不同于常说的无水港、旱码头。无水港、旱码头是沿海港口拓展内陆货源腹地的产物,主要是为特定海港服务的。内陆港具有港口主要要素和功能,它是港口,是能够搭建起与大区域物流网络和世界经济交流的平台,具有参与全球经济分工、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的内陆港。事实表明,随着内陆地区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十多年中,许多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经济总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高速公路、机场、铁路和场站枢纽建设,使不少内陆城市成为多种运输方式的枢纽,甚至成为多式联运的节点。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区位优势,进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时就需要一个能够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平台,内陆港便应运而生。


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港口经济的拉动。我国的沿海港口是水陆交通综合运输体系的枢纽,是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是城市经济中心各种经济资源聚集和释放作用的重要基核。我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由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尤其是产业布局战略所推动的。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其沿海的地理优势,率先利用港口功能创造了以“港口经济模式”带动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非均衡布局战略促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重点更加向东南沿海转移,从而使发展条件比较优越的东部开放地区由于得到国家政策的优惠而获得了高速发展。这些港口所在的城市、地区就成为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的承载者,是政策的试验田、政策的载体、政策的受益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教授指出,我国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将伴随着增长动力和经济结构的显著改变。由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化成服务主导型经济,投资主导型经济转化成消费主导型经济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轴。这说明内陆地区的发展要实现“弯道超车”,必须转型发展,既要重视承接产业转移,又要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型服务业。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走出一条服务业与制造业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流通、大枢纽、大平台是内陆地区产业优化布局的必要支撑。在当前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无论是中部崛起,还是西部开发开放,都要因地制宜地学习和借鉴东部开放地区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理念、模式和经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沿海开放地区依托港口创造了经济增长模式、产业布局模式、要素集聚模式、政策体系模式、基础设施发展模式、城市公共服务模式和城市集群发展模式等“港口经济模式”,这一模式是沿海港口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是沿海开放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国内陆港可以在内陆地区开发开放中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港-城”融合发展,创造内陆地区“港口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以内陆港为载体、以信息化为纽带、以大流通为依托”的发展路径。


可以说,内陆港是连接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的桥梁,是对外贸易的窗口,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引擎,是物流系统整合优化的枢纽,是产业发展、要素集聚的平台,更是国家和地方政策实施的载体,也是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抓手。城市以内陆港为依托,成为主动策划、组织和参与国际经贸活动、产业集聚和综合服务的基地与腹地,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与人才流汇聚的中心。


建设内陆港,发挥内陆港的功能是内陆地区创造比较优势的一个切入点。但是,中国内陆港是一个新兴业态,它的概念、内涵、发展理论还不成熟,需要深化研究。内陆港的主体地位、功能、规模也不尽相同,行业规范需要建立完善。内陆港的规划、建设、运营需要政府的指导、扶持、规范和行业的自律,内陆港的发展模式需要进一步探讨。


目前,我国的内陆港事业的发展尚有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我国内陆港的形态、内涵与外延需要科学界定,内陆港发展理论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是内陆港的业态归属需要明确,内陆港属于交通运输范畴,宜纳入交通运输部门统一管理;三是内陆港的法律、法规需要健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副省长王莉霞在总结西安国际港务区国际内陆港发展经验后,向全国政协会议提出了修改《港口法》,将内陆港纳入国家港口体系的提案;四是摸清我国内陆港发展的状况,科学编制内陆港总体布局规划,指导内陆港科学有序发展;五是建立完善内陆港规划、建设、运营与统计相关技术规范和相应指标体系,规范内陆港发展;六是健全内陆港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内陆港信息化顶层设计,研究内陆港与海港、空港及海关、国检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机制,使内陆港真正融入国际运输网络和国际贸易体系。


陕西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加快中国内陆港 (也称西安国际陆港、西安港)的建设,共建、共用、共享内陆港优质资源,扩大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比较优势,促使西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和枢纽城市,进而成为面向中亚的国际商贸物流和金融中心,对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