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装备企业对于物流标准化,特别涉及到包装、搬运、输送分拣、存储等装备产品的标准化非常关注。许多装备生产和集成企业,往往担心因为国内没有足够的行业规范、产品标准做支撑,导致客户无理要求过多,甚至因无购买参照,会使行业竞争陷入无序的价格战等。于是,其希望政府和行业协会,在既有标准化推进的基础上,实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更为细化的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实现规范化发展。
物流标准化对于装备企业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不过,装备企业若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寻求快速发展路径,不可等待标准化,而要在发展中促进标准化落地。许多标准的制定和出台,往往并非先由制定者发明,标准必经市场先期检验。当产品或实施规范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优势时,具有了充分的实践基础,才能使其上升为地区或行业规范和标准。在企业间、产业链上下游皆认可相同标准的前提下,该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行业、国家标准等,才更有意义。
中国物流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戴定一认为,就标准化推进而言,企业间的协商至关重要,它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强制标准基于安全以及关乎人们切身利益的考虑,而推荐性标准可以选择性使用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当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无相关标准参照时,可通过企业间协商解决问题。未来,物流业发展需要更多的推荐标准出现。目前,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物流企业分类标准和托盘标准都属推荐性标准,企业是否采用,是依据利益得失来决定的。
因此,笔者认为,装备企业呼唤行业标准更加完备的同时,还应抢占市场的先机。一要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生产符合标准的产品,并提高产品质量,创新研发;二要通过推荐性标准解决行业问题,拓展应用,若无标准参照,应积极协商;三要通过大力推广产品和应用,加强市场的推动力,树立行业规范化发展典范,建立标准化实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