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明望物流官方网站! 货物追踪 | 网上下单 | 常见问题解答 | 价格时效查询 | 在线留言 | 服务热线:021-32141176

物流热线:021-32141176
联系我们

上海明望物流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021-32141176

传真:021-32141176

邮箱:mingwangwl@syvip.com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刘翔公路2250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物流动态物流动态

把脉上海市物流站场情况解析

2014-07-12    来源:上海明望物流    

根据2013年上海市第二次物流站场普查,全省5亩及以上的各类物流站场共计306家,总占地面积30673亩,总建筑面积1292.43万平方米,仓储面积432.65万平方米,配载面积74.3万平方米,停车场224.5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244.1万平方米,大宗散货堆场74万平方米,海关商检保税场所115.5万平方米。

建设情况

2013年上海市79%的物流站场占地面积不超过150亩,平均规模100亩,与2011年相比,情况没有变化。2009上海市150亩以上的物流站场21个,至2011年,150亩以上的达到56个,同比增加25个,至2013年,150亩以上的达到到64个,同比增加8个,如图1所示,说明近几年上海市物流站场规模在不断扩大。

全省物流站场的土地获取主要以出让为主,占总数的62%。其次租用土地,占总数的20%。城市大量拆违的过程中,租用土地的不确定性,使得大量的物流企业不得不通过连续搬迁或搭建移动棚维持作业。土地国有划拨的虽然站场个数较少,但总体规模较大,占总量的10%,且大多集中于早期的物流站场项目。

物流站场分为三种建设状态,在建、部分运营、全部运营。与2011年数据相比,近两年较大一部分物流站场已经从开工建设阶段进入部分运营阶段。

从数量上,上海市在建与全部运营的比例是1:2,而从规模上,在建与全部运营的比例是1:1,由此可以看出,在建的平均规模比现运营的大,从某种程度上表明,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物流站场优化整合,从粗放式发展走向优化提升,从而出现近年来物流站场的平均规模不断增大的现象。

在上海市各地市物流站场建设状态方面,上海市目前处于建设和运营并存的阶段。其中金华、义乌、舟山和丽水处于建设期;杭州、宁波和台州、嘉兴、绍兴、湖州处于基本运营期;温州、衢州等处于建设和运营并存的阶段。

上海市物流站场空间分布与交通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物流发展水平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如图2所示,依托都市生活圈、产业基地、大型专业市场、外向型经济和综合运输方式的环杭州湾、宁波—舟山、金华—义乌、温州—台州成为承载上海市物流需求的集聚中心。

一是这些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上海市来说,处于领先位置,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于其他的经济区域来说比较发达。二是这些经济区域的现代物流发展水平比较高,物流市场的需求量大,由此物流站场规模也相应较大。三是舟山群岛新区于2012年正式批复,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渐起步,综合保税区等一大批项目纷纷上马;随着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设立,近两年义乌国际陆港增大了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内陆口岸(一期)建成,二期启动,其规模效益已初步显现;阿里巴巴智慧物流骨干网的构建,促进金华地区的物流站场规模提升。四是温台地区的部分产业向浙西南地区转移,对当地区域经济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客观上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衢州-丽水地区的物流站场规模较2011年增加了36%,但占上海市比重未提高,与11年基本持平(5%左右)。五是同时由于环杭州湾城市群的集聚效应,以此产生大量的城市生产生活用品的物流配送需求,环杭州湾配送中心的规模占上海市配送中心的59%以上。宁波-舟山集装箱中转站总量占全省集装箱中转站的80%以上,集装箱物流特征显著,由此产生各类产品便捷通关、仓储保税功能需求不断增加。物流站场空间分布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物流发展水平高低有很大的关系。

投资开发情况

2011、2013年两次上海市物流站场调查结果显示,政府规划、企业主导开发是目前物流站场开发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占比都超过65%,说明政府规划、企业运营模式在上海市物流站场长期建设实践中的主导地位。

2013年,上海市306个物流站场实际已投资额超过250多亿元,单位投资强度90万元/亩。国有资本(含独资、控股、股份制等)150亿元,约占总投资的60%;民营资本75亿元,占总投资的30%;外资(含独资、合资、港澳台合资、股份制)17.5亿元,占7%。从数量上,上海市物流站场的投资以民营资本为主,从规模上,国有资本超过民营资本。

根据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2012年全国物流园区调研报告》,与全国水平相比,上海市国有投资主体的站场数量比重低于全国水平,民营投资主体的比重略高于全国,外商投资主体比重也略高于全国,这与上海市发达的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优越的港口交通区位有较大的联系。

运营管理情况

物流站场运营管理现状看,目前物流站场管理模式主要呈现以企业自主管理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占60%,由政府管委会负责管理占到了32%。这两种方式成为目前物流站场管理的主要方式。 吞吐能力。根据上海市物流站场2012年吞吐量数据的统计,从吞吐能力来看,有36%的物流站场吞吐量已达到货运站一级站标准(吞吐量>60万吨),每亩吞吐量达1.2万吨/亩。96%物流站场吞吐量是低于400万吨,超过1000万吨的物流站场主要以“公路港”的业态为主,如萧山传化物流基地、杭州石大路货运市场。

2012年上海市道路货物运输量达到11.3亿吨,全省物流站场(5亩以上)所承担的货运吞吐量达到3亿吨,占总运量的27%,体现了物流站场在货物集散、车辆集聚方面的能力,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营业收入。根据203个有2012年营业收入数据的物流站场统计,2012年营收达到264亿元,每亩产出达91万元,与每亩的投资强度基本持平。96%物流站场营业收入是低于50000万元,营业收入达5亿元以上有依托物资交易的物流站场,如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上海市烟草公司金华市公司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也包括依托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起来的上海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杭州萧山中 转场,以及提供“一站式”物流增值服务、物流企业集群发展平台的传化“公路港”等。

业务功能

从物流站场主要业务功能来看,仓储、运输、配送等传统业务功能仍占主导地位,均占80%以上,但加工、交易、转运、海关报关以及金融物流等服务发展迅速,有加工功能的占到21%,具备海关监管和商检查验的分别占到14%和13%,有25%的站场可用于集装箱堆存,21%的站场具备甩挂运输作业功能。

从物流站场流转主要商品来看,以普通货物为主,占到85%,大宗物资的占23%,如基础建材、木材、钢材、成品油、煤炭、粮食等,同时有13%的站场从事危险品物流。总体呈现商品品种多、服务领域广的特点。

功能设施

从功能设施来看,上海市各地市中,仓储配载比重较大的地区有舟山、杭州、台州、绍兴和嘉兴,由于这些地区依托大型市场和都市圈及农村配送,因此需要一定规模的仓储设施与之相适应,以满足物资最优化的中转、配送的需求。也是由于这些地区的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专业市场+物流市场”的商贸、物流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因此需要专线、零担等集零为整的物流组织模式。

集装箱堆场主要集中在宁波、舟山、嘉兴、金华和绍兴,由于这些地区依托综合运输枢纽节点(海港和内河港)、无水港、大型市场以及外向型经济,从而产生国际物流和中转物流的需求,需要大规模集装箱运输。

有206个物流站场具备停车场的功能,其中公共停车场的129个。具备仓储功能的物流站场有212个,其中公共型137个。有24个物流站场具备海关监管功能,16个具有保税功能。有154个(60%)物流站场拥有写字楼、办公大楼。有96个(37.5%)和140个(55%)分别配备了驾驶员公寓和食堂。

有143个物流站场投入了信息化设施的建设,占总量的46.7%。有50个进出道口采用了智能卡口,技术包括IC技术、视频技术和RFID技术。由此可以看出,上海市物流站场的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仍有一半以上的物流站场不具备信息化条件,与物流信息的规范化、标准化还有很大差距。

调查还显示,部分地方政府将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与物流站场信息平台建设相结合,如嘉兴综合物流园,通过物流站场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同时通过公共信息平台提升物流站场乃至区域的物流信息化水平。